标题: 看诗笔记(四)
莲若


会员



UID 1662
精华 5
积分 140
帖子 706
阅读权限
注册 2005-7-10
来自 北京
状态 在线
发表于 2020-3-4 16:18  资料  个人空间  主页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看诗笔记(四)

○台城

形胜当年百战收,子孙容易失神州。金川事去家还在,玉树歌残恨未休。
徐邓功勋谁甲第,方黄骸骨总荒丘。可怜一片秦淮月,曾照降幡出石头。(此借台城咏南渡事。若出义山手,犹隐跃言之。)

    读诗如读史,吴梅村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长于七言歌行,人称之为“梅村体”。圆圆曲也是巨制,洋洋洒洒,惊才绝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句子估计也是尽人皆知。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颇能概括此律的特色,借为一用。
      
    起便沉痛,及至到二三联,郁气方结,不可抑止。金川事意指朱棣靖难之役。转三联,言明大将徐达邓愈府邸不知归于谁手,方孝孺,黄子澄事,此处已经血泪模糊。《明史·方孝孺列传》"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 。明人骨气,大概以方为代表了。因其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一结,故国之思,故国已失,烟水茫茫,月照旧地,不知今时何时,月似可怜,不知人却比月更是可怜。亡国之民,何处为家?大抵清初稍有骨气之人都发过郁结之思。

    贴一个   屈大均  秣陵春望有作,为金川事注。

   留得江山一片秋,可怜失国尽风流。凄凉更有金川事,烟草兼含六代愁。

*金川事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打着恢复祖训,清君侧的旗号誓师出征,一路南下,直逼南京城,谷王朱橞与守将李景隆开金川门向朱棣投降,靖难之役到此时结束,共用时三年。

[ 本帖最后由 莲若 于 2020-3-4 12:10 编辑 ]





朱弦一拂余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4-27 00:58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736 second(s), 7 queries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涉江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