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我们被奥斯卡挟持了吗
清蓉





UID 880
精华 0
积分 1
帖子 1656
阅读权限
注册 2002-11-29
来自 靜荷居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4-3-7 13: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转帖]我们被奥斯卡挟持了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蓉在 2004/03/07 01:25pm 第 1 次编辑]

《我们被奥斯卡挟持了吗 》(原载文汇报文艺百家)

当好莱坞以麦当劳般的势头在全球收编电影和电影人时,当美国大片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欣赏口味时,中国文化人不禁扪心自问——  我们被奥斯卡挟持了吗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日前已降下帷幕,然而围绕它的议论却并未停歇。当小金人一如既往地炫耀着它对世界影坛的震动时,一个严峻的话题也摆在了全球影人的面前——奥斯卡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好莱坞大举进攻全球电影市场的强势面前,各国的本土电影正面临着怎样的生存挑战和危机?我们的电影人、文化人该做怎样的努力?3月1日下午,本报记者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和作家对此展开议论,谈话充满了积极的交锋。现将议论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编者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郑逸文 陈晓黎 陈熙涵
    参加讨论人员:
    倪  震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罗  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孙甘露 作家
    郭富民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
    毛  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郭小橹 作家、独立电影人

    【碰撞1】关键词:《指环王3》——佳片?滥片?

    〖“对《指环王3》这样的片子,我不屑一顾”〗
    郭富民:如果从个人兴趣出发,《指环王3》这样的片子我不屑一顾。但既然这么多人在追捧,也许真有什么惊人之笔吧。可是我看了两遍,什么也没看见。套一句古话,这个片子是典型的“以艰深文浅陋”,乍一看光怪陆离、大模大样,仔细一品啥也没有。有激情吗?没有。有对生活的深刻洞见吗?没有,有新颖的叙述手段或者影像手段吗,退一步说,有对传统手法的新颖组合吗?依然没有。
    但我觉得《指环王》得个奥斯卡奖也没什么不妥。你不喜欢,有人喜欢,你说麦当劳是垃圾,有人就好这一口,何况它并非没有一点可取之处。片中荡气回肠的正义与邪恶之战,白头鹰飞翔的雄姿,王者之剑紧握在手,替天行道的豪迈感觉,让“9·11”之后的美国朝野在电影院里过了一把瘾,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指环王3》在表现战争方面,给后来者竖起一个很难超越的坐标〗
    倪震:《指环王3》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影院电影并没有走向末日,并没有结束。《指环王3》取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其实很正常。从奥斯卡得奖历史看,它始终有两条标准,一个是商业巨制,大投资、大特技之类的;还有一个就是比较强调人文的文艺片,道德伦理、爱恨情仇之类的。很多情况下,奥斯卡倾向于文艺片,像《美丽人生》、《美国佳人》包括更早的《克莱默夫妇》、《为戴茜小姐开车》,说明奥斯卡评委还是不约而同地把人文精神放在首位。但是一旦出现像《辛得勒的名单》、《泰坦尼克号》这样既是商业巨制又把人文精神表现得非常好的影片,那么它一定会成为最大的赢家。《指环王》前两部的入围未得大奖和今年拿下包括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在内的11项大奖,就是这两个标准的反映。
    回过头来说《指环王3》,我觉得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在新世纪新技术的基础上,重新讲述了战争这个古老的命题,至少在表现战争这方面,给后来者竖了个很难超越的坐标。它把传统、人性、历史、神话……各种东西都汇聚一炉。电影诞生100多年发展到今天,它可说是一次辉煌、全面的总结,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技术上,将新世纪电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
    〖在数字化与电影表现力相结合方面,《指环王3》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变化〗
    孙甘露:我本人过去并不喜欢这类电影,但是看了《指环王3》后,还是觉得它是一部达到一定高度的集大成的东西,史诗、传奇、民族、国家、爱情、战争,这些都是非常传统非常经典的元素,比如王与臣、父与子、情与理等,都很到位。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讲,《指环王3》可以被看作是向古希腊文明致敬。解散幽灵军队那个场面,传递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的层面。
    如果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索数字化怎样和电影的表现力结合在一起,在《指环王3》里,它达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西方这么多年的电影积累也是跟着技术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几乎可以做到由演员塑造的人物和机器制造的人物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不是像以前的电影,技术只是一个陪衬,一个玩意儿,一个道具。虽然人们愿意在银幕上观看这种惊艳,比如汽车撞汽车,但到了《指环王》、《黑客帝国》中,已经不是一个机器简单运动所产生的效果。剪辑所营造的韵律感以及塑造人物性格和命运,本身已经造成了某种效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倪震:电影甚至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意识,造成了一种技术性观视,通过技术的媒介来观察这个世界,提供了不同于以前我们用肉眼看到的世界。其实艺术家天才的想像力和电影科学技术是一对孪生兄弟,互相刺激着向前发展。

    【碰撞2】关键词:奥斯卡——魔力?霸权?

    〖昔日的电影英雄,成了动漫奥斯卡时代的动漫符号〗
    郭富民:美国的流行口味,美国的价值选择,美国的利益考虑,这是《指环王3》胜出的关键因素。只是它让人感到今年美国电影科学院的评委们很自觉地做回了自己——把本来已经有一定世界影响的奥斯卡奖做成了一个美国自己的大奖,一个区域性的大奖。
    毛尖:前些年,奥斯卡获奖名单一出来,媒体上经常还见到诸如“艺术向商业的妥协”之类的叹息,这两年,连这样的叹息声也绝了迹。我们看奥斯卡也跟吃麦当劳一样了,没人把快餐当菜系,没人再要求奥斯卡表彰艺术。
    但同时,奥斯卡却以麦当劳般的势头在全球收编电影和电影人。就说在亚洲吧,香港电影的衰弱,韩国新电影刚启动又显示疲态,以及“宝莱坞”这种称呼所包含的危险,多多少少都可以问罪奥斯卡。《英雄本色》时代的吴宇森在哪里?《英雄》又是为了哪个半球的红地毯?昔日的电影英雄们,如今纷纷成了动漫奥斯卡时代的动漫符号。
    然而,奥斯卡小金人就跟美元似的,成了电影界的硬通货,世界各地的影人似乎都习惯把自己的电影兑换成奥斯卡元,按照小金人的标准尺度减肥增磅。奥斯卡越来越难看,但是奥斯卡王国却越来越辽阔。这个世界,低劣对高贵的强暴,就是这样一路凯歌地完成的。
    〖奥斯卡的标准:文化的外衣和商业的噱头〗
    郭小橹:奥斯卡的获奖标准其实道理挺简单的。两个因素:文化的外衣和商业的噱头。它基本上就是个市场化流行化的东西,不像柏林电影节,参赛影片的政治氛围是第一位的。美国的政治就是商业。全世界的电影院里都放美国电影,是魅力还是一种绝对的经济权力?奥斯卡电影节是一种美国生活方式,是关于美国的一个切入点。那谁都知道美国意味着什么。
    罗岗:问题是这到底是“谁的奥斯卡”,很多人认为它是美国国内的一个奖项。但是为什么全球有那么多人关注它,据说它的实况就用了五十多种语言进行直播,它几乎成为世界电影产业的风向标。奥斯卡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世界电影产业的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美国电影占领,这是一个不容我们回避的现实。
    在这个前提下,才有电影的“好莱坞化”。所谓“好莱坞化”,指的就是好莱坞电影有一股强大的魔力,它可以非常灵活多样地挪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一方面是让你自己去创造,另一方面则又可以使得你创造出来的一切符合它的文化逻辑。
    《指环王3》的获奖恰巧能够说明这点。影片的导演彼得·杰克逊出生于新西兰,他以前的作品多为小制作,风格比较怪诞,比较小众化,但好莱坞就用他来拍这部整体长达9小时的“巨片”。外景拍摄也在新西兰完成,所以整个新西兰都以这部片子为荣。从这里可以看出,“好莱坞”的魔力不仅来自它强大的商业运作,也源于它能够有效地把全世界最优秀的演员和导演都吸纳进来,比如近年来法国的吕克·贝松、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中国的李安等著名导演都为好莱坞拍电影,好莱坞正是借助他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是否把好莱坞妖魔化了〗
    孙甘露:在谈论好莱坞时,我们是否把它妖魔化了,把他们的电影与艺术电影截然对立起来了?
    罗岗:“好莱坞化”其实不是简单的麦当劳化,麦当劳是全球统一口味的,而好莱坞的口味则似乎非常多样。这次奥斯卡最佳电影的提名就很能说明问题:不用说《指环王3》这些大制作了,《迷失东京》是小制作、低成本的片子,导演科波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是历史上获这个奖项提名的第一位美国女性,这事件本身就创造了历史。《奔腾年代》则属于美国传统的怀旧励志片,风格与前几年获最佳编剧奖的《苹果酒屋的法则》颇为相近,连男主角也是同一个演员饰演的。而最佳男配角提名里还有《最后的武士》中的日本演员。不难看出好莱坞电影在单一的文化逻辑和多样的表现风格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而呈现出来的往往是多样化的风格形态。

    【碰撞3】关键词:本土电影——收编?挑战?
   
   
    〖好莱坞与本土电影能否互动〗
    罗岗:好莱坞的示范性非常之强大,不用说那些商业片的大导演,像张艺谋、陈凯歌最近的一些作品,完全是盯着奥斯卡和好莱坞来拍的,甚至一些更年轻的第六代,也还是依赖于跨国资本。
    拍电影不像写小说,它需要高额的投入。电影对资本的依赖决定了它必将落入全球化网络中,中国电影也将不得不面对全球化的电影潮流。本土电影虽然都有一种不朽的愿望,但始终面临一个本地化身份的焦虑,就像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奈保尔的一部小说《HalfLife》,始终只是一半的人生。中国的也好,东方的也好,我觉得这始终是一个悲剧,你要不融入全球化,你就只能成为一个失语者。怎么办?技术和手段其实还好办,但文化呢?像韩国电影还有香港电影,它们的起起落落,是和整个世界电影的波动有关系的。问题在于跨国、跨文化的想象也变成了一个资本的配方,比如《卧虎藏龙》,必须制造出一个大中华的跨文化的想象,运用这样的背景和演员,好像很中国,其实和好莱坞的逻辑是相符的。从资本到文化,再到形式、结构,都被打上了抹不去的烙印。
    〖亚洲电影的后发优势会进一步显现〗
    郭富民:好莱坞的影响力,一时半会儿恐怕难以遏制。作为文化工业,它的资金、技术优势、稳健的发展战略、成熟的营销网络,无人能望其项背。但是它自身的致命的隐患也是无法去除的:从国家立场讲,它要推行美国价值,最好大家都像美国人那样吃喝拉撒睡;从市场角度讲,它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口味,以便取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两点使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过度设计的隐患。
    过度设计,必然会模式化、技术化,必然会匠气有余而灵性不足,它的作品不可避免要打上“人工制品”的印记,那种天机自动、天籁自鸣式的作品会越来越稀少,最终沦为味同嚼蜡的文化快餐,撂地摊叫卖,恐怕也就是个迟早的问题。
    对世界电影的总格局来说,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电影文化、有多样的区域性板块,亚洲电影的后发优势也许还会进一步显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伊朗的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以他的《橄榄树下》、《樱桃滋味》、《随风而逝》,越南的陈英雄以他的《三轮车夫》、《青木瓜之味》,韩国的林权泽以他的《春香传》、《醉画仙》(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金基德以他的《漂流欲室》(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Netpac奖、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金奖),郭在容以他的《我的野蛮女友》,许秦豪以他的《八月照相馆》等,引起全球电影人的瞩目,单纯的、诗意的、简洁的电影语言让所有人大吃了一惊,这些国家的本土电影异军突起,为独树一帜的东方叙事方式在银幕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亚洲电影的后发优势也许还会进一步显现。
    〖中国电影如何走通产业化之路〗
    倪震:在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的互动,是一个世界性的主题。从亚洲来讲,中国电影面临的新课题是:如何获得产业性电影的国际地位,演变成产业性的电影工业体系。
    中国电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面目一新,特别是第五代导演的诸多作品,已经为欧洲电影界所承认。今天它面临的问题是,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二十年里,是否能跨出产业化的第一步,成为一个亚洲的产业化的电影国家?这意味着,不仅要在制片、发行、营销组织、机构形式上作不断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必须对中国电影生产力的特性和类型配置作大幅度的调整。比如说,我们继承、延伸着主旋律电影的生产力,有相当健全、质量优越的导演队伍,但在类型片生产力的配置和健全方面,就有许多欠缺和不足,除了像冯小刚这样的优秀人情喜剧片导演之外,科幻、恐怖、神话、惊险片方面就缺乏阵容庞大的、多类型的制片和创作能手。主管部门在发展产业化电影方面的倡导和政策倾斜还需加大力度。
    我们今天谈到民族电影和好莱坞霸权之间的对峙,谈到保护本民族电影文化独立性问题,这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完全不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面对电影的民族文化独立性问题,你无法回避民族电影的规模化、科技含量、内容创新和全人类普泛价值问题。单单用民族特色的狭隘观念来涵盖本土电影的价值取向,根本不能延伸电影文化的生命力。中国电影生产如果不登上一个规模化、多元化、创新性的平台,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的营造,就不但在本土电影市场的竞争上很难取胜,外向型局面也很难打开。人们常说,韩国电影和中国香港地区的电影一直模仿美国好莱坞,有些电影几乎是好莱坞的电影的翻版。但是,近年来,美国电影公司也先后购买了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日本电影《午夜凶铃》、《我们跳舞吧》和我国香港的《无间道》的重拍版权,至少在题材上,他们也在模仿和吸取亚洲的资源。

    【·补白·】为奥斯卡叹息
    〖别了,奥黛丽·赫本〗
    毛尖:历史上,奥斯卡毕竟还是生产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绝世优伶,这让人怀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粗糙的银幕上,人们看到嘉宝、褒曼、派克、鲍嘉这些明星时的那种激动和憧憬。当年的奥斯卡的确秉有非凡的造梦能力。但如今的奥斯卡却是全面堕落,它甚至连最世俗的煽情能力都不愿承担了,它用高科技把我们一个个搁浅在荒凉的太空世界。不再表彰表演,奥斯卡如今表彰“深意”和“角色”,而谁都知道,奥斯卡最不擅长的就是“深意”和“角色”,所以,今天的得奖角色一个个有离奇身世,一个个甘愿自毁容貌,而奥黛丽·赫本那样的天使看来是永远地告别人间了。
    〖落榜片中有佳作〗
    罗岗:本届奥斯卡的落榜片中其实不乏佳作,如《迷失东京》,其中包含着多重电影元素。它有向别的电影和大师致敬的倾向,比如《广岛之恋》,在东方异域两个西方人产生恋情,只是它没有了那份浪漫;再比如文德斯的《寻找小津》(也即《东京》),呈现出一个欧洲文化人的眼中的东京奇观。这使电影本身具有多重文本。科波拉的意图不仅仅是这两个人与日本文化的隔绝,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两个人本身难以沟通的痛苦。可以看出,这种小品式电影里其实也包含着较广阔的阐释空间。
    倪震:《迷失东京》使我想到前两年的《美国佳人》,它更多的是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的角度来表述人生困境和被压抑的欲望。索非亚·科波拉这个女导演不可能回避女性的视角,女主人公夏洛特面对陌生的、有趣的、不容易沟通的东京,跟她在异国他乡邂逅的中年男人所撞击出的情感火花,有相似的感觉。影片提供了一种交织着异质文化、年龄代沟和性别差距的既渴望又陌生的情感经验,同时又是充分女性化的视点。最后的那个镜头非常的意味深长,也充满了暧昧。那个女孩子又汇聚到茫茫的人海之中。那种恍惚感,那种不可知的感觉更加浓重了,这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







尋芝問畫師 向君心上覓
顶部
城南僧





UID 197
精华 0
积分 5
帖子 4767
阅读权限
注册 2003-5-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4-3-8 13: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转帖]我们被奥斯卡挟持了吗

带几把枪去把评委们挟持了。。。
其实看指环王三,就是图那一个效果。。故事情节简单的很。。这是好莱坞大片的通常做法。





世事由天不由我 平生责己莫推人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4 03:15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032 second(s), 7 queries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涉江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