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论坛】 » 【思无邪,学有涯】 » 音韵、诗词格律(转)


2009-3-26 21:18 若来耶
音韵、诗词格律(转)

[这个贴子最后由若来耶在 2009/03/25 10:24pm 第 1 次编辑]

音韵、诗词格律
题注,这是网上找来的一份讲义,原作者不知是谁,借此表示敬意
第一节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音韵学概述
1、什么叫音韵学?
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古汉语音韵学所说的各个历史时期,一般分为上古(先秦两汉)、中古(六朝至唐宋)和近古(元明清)三个大阶段。所说的语音系统,就是指声、韵、调系统及其配合规律。
2、音韵学的分类
古音学  以上古韵文(特别是《诗经》)和形声字为主要材料,研究上古时期语音系统的,称为古音学。
今音学  以《切韵》音系的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中古时期语音系统的,称为今音学(“今音”相对于“古音”而言,是传统说法)。
等韵学  用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结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的,称为等韵学。
北音学  传统的音韵学主要就是上述三个部类。现代学者以《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近古时期语音系统(特别是近古北方语音),建立起了“北音学”。因而,音韵学又增加了一个部类。
3、音韵学发展简史
萌芽期  音韵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的产生,开始于汉代。刘熙《释名》:“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可见,汉人就已经注意到了音变现象。而汉末反切的出现,则更是音韵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表明当时已具备和掌握了分析音节的能力和方法。汉末以前当是音韵学的萌芽期。
初创期   魏晋以后,随着反切的盛行和诗文声律的需要,第一代韵书——魏李登的《声类》(我国第一部韵书)和晋吕静的《韵集》等相继产生。它们虽然后来都已散失,但却为《切韵》音系的韵书奠定了基础。六朝时沈约等人又发现了四声,这标志着今音声调的归纳已经完成。由隋至宋,《切韵》音系韵书陆续问世。从这些韵书来看,今音学不仅韵的归纳已经完成,而且整个音系的基本框架也已包孕其中了。唐末字母的创立,标志着今音学声母的研究已经独立而且形成了体系。现存较早的韵图成自宋代,这说明至迟在宋代,整个今音音系的声、韵、调及其配合,就可以通过韵图来研究和展示了。等韵学也即由此而发端。这样,由魏晋至唐宋便可定为音韵学的初创期。
发展期   元明清时代是音韵学的发展期。元代主要是等韵学有所发展。明代则在古音学上有了历史性突破。明代的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彻底推翻了“叶音”说,第一个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发展比较音论,使得古音学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在陈第的影响下,清代音韵学家建立起了古音学,而且使得古音学研究一时大盛。古韵的分部从清初顾炎武开始,其后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等大家不断充实加密,分别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古韵理论。清人钱大昕首开上古声母的研究,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全盛期  现代章炳麟、黄侃、高本汉(瑞典人)、李方桂、王力等众多音韵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精深的研究,在音韵学各个部门都取得了比前人更高的成就,增建了“北音学”这一新的部门,并在音类划分的同时,开始了音值的研究和构拟。可以说,现代是整个音韵学的全盛期。
学习音韵学,有助于学好古汉语文字学、词汇学、训诂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如辨析形声字、辨别假借字和古今字,了解双声叠韵、破读和同源词,明通假、通声训等,都需要有一定的音韵学基础。同时,学习音韵学,对于学好现代汉语及汉语史,对于更好地使用古代汉语工具书,对于提高我们欣赏和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二、音韵学基本概念  
汉语的一个音节,传统和现代一般都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
(一)声母
1、“声母”
又叫“声”或“母”,也叫“纽”(取“枢纽”意)或“声纽”,就是音节的开头部分。声母一般由辅音充当。如果一个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就称为“零声母”。古代没有音素字母,为了标记声母的类别,就从同声母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的,古人也选一个开头没有辅音音素的字来作代表,如“影”母。
2、守温三十字母
唐末僧人守温借鉴梵文的拼读原理,对汉字的音读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研究,最早创立了三十字母: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徹、澄、見、溪、群、疑、精、清、從、邪、照、穿、審、禅、心、影、曉、匣、喻、來、日。
3、传统三十六字母
后经宋人增改为三十六个,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三十六字母。
传统三十六字母表

 这个三十六字母表,是根据音韵学家对字母的分类来编排的。
4、五音、七音
首先,音韵学家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叫做“五音”。宋以后,又从舌音里分出半舌音,从齿音里分出半齿音,连同前面的五音合称“七音”。这以后,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舌音又分舌头、舌上,齿音又分齿头和正齿。这样,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就分出了十类。
发音部位对照表

5、清音、浊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音韵学家又把三十六字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古人又把清、浊各分为全清和次清、全浊和次浊。
全清是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是指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和塞擦音。
全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发音方法对照表

(二)韵
1、韵母
一个音节中声母之后的部分就是韵母。韵母最多由三部分组成:韵头、韵腹和韵尾。最少的只有韵腹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韵腹是每个韵母必不可少的,而韵头和韵尾则不一定每个韵母都具备。
2、韵
音韵学上讲的“韵”,是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的,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是同韵。韵还要求声调也必须相同,否则就应分为不同的韵。如“东、董、送”韵腹和韵尾是一样的,在《广韵》中却分成了三个韵,就是因为声调不同。可见,我们今天所说的韵母与古代所说的韵是不相同的。
3、韵部
所有同韵的字汇集成一个部类,就叫做韵部。
4、韵目
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如《广韵》把“东、同、童、僮、铜”等许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韵书又把一韵之内而声母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小韵”。同小韵的字都同音。
5、韵摄
不管韵头和声调的不同,音韵学家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韵归并成大类,叫做韵摄,又简称“摄”(“摄”即“统领”意)。如《广韵》二百零六韵被归并为下述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6、韵类
系联韵书中反切下字得出的分类,叫做“韵类”,韵类要求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
7、二呼、四呼、洪音、细音
音韵学家根据韵头或韵腹发音时唇形的不同给韵母分的类,称为“呼”。宋元时代,只把韵母分了开口、合口二呼。
凡韵头或韵腹是圆唇元音〔u〕或〔o〕的,叫合口呼;反之,就叫开口呼。
这是因为中古时期只有i和u两种韵头。  后来,i和u两音结合而演变成了ü韵头,清代音韵学家潘耒就把韵母分成了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
凡没有韵头,韵腹也不是i、u、ü的韵母叫开口呼;
以i作韵头或韵腹的叫齐齿呼;
以u作韵头或韵腹的叫合口呼;
以ü作韵头或韵腹的叫撮口呼。
这也是现代四呼的来源。
音韵学家又根据韵母中有无韵头i和主要元音舌位的前后、开口度的大小,将韵母作了“等”以及洪音、细音的分别。古代开、合二呼各分了一、二、三、四等。有i韵头的就是三等或四等;反之,就是一等或二等。在此基础上,再视主要元音的舌位、开口度确定等次。主要元音舌位最后、开口度最大的是一等,二、三、四等依此顺推。如“寒、删〕、甄、坚”依次分属一、二、三、四等。
所谓“洪音”即指一、二等韵母,“细音”即指三、四等韵母。清代分出四呼,“等”就消失了,但洪细之别仍存。
   8、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按照韵尾的不同,音韵学家又把韵分为三大类:
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如上古“侯、歌”等部;
以鼻辅音〔m〕、〔n〕、〔ng〕收尾的,叫阳声韵,如上古“侵、真、东”等部;
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入声韵,如上古“缉、质、屋”等部。
9、舒、促
另据发音时韵尾声音的长短缓急,把阴声韵、阳声韵归为舒声韵,而把入声韵称为促声韵。
(三)声调
声调,就是字音的高低升降。
上古声调有多少类,音韵学界分歧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古调类有平、上、去、入四种。近古调类已知有阴、阳、上、去四种,但入声的有无及其演变尚有争议。古代各个时期的调值都已无法确知。
音韵学上的“音节表”就是韵图。韵图是根据切语编制的声、韵、调相配合的图表,它不仅明确表示出字的读音,而且展示出整部韵书的语音系统。现在能见到的较早而又完整的韵图是宋代的《韵镜》。
三、反切
1、反切的产生
反切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方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今已亡已佚)。
2、反切的原理
反切是两个汉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是双声的关系,反切下字与被切字是叠韵的关系,且声调与被切字相同。反切的原理就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即可拼出被切字的读音。
反切原称为反或翻,安史之乱后,因忌讳反,改称为切。
3、反切的缺点:
(1)、做不到一声一符,一韵一符。同一声母,可以用许多汉字作反切上字,同一韵母,也可以用许多汉字作反切下字。如表示[t]声母的反切上字,就有都、丁、多、当、德、得、冬等七个。《广韵》一书中反切上字就有四百多个,反切下字有一千多个。
    (2)、由于语音的变化,方音的关系,给人们掌握反切带来了困难。

2009-4-2 20:44 若来耶
音韵、诗词格律(转)

第二节   古音说略(2课时)
一、《广韵》与中古音
1、《广韵》 的体例
    《广韵》的体例以四声为纲以韵目为纬,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共五卷,平声分上下卷。共26194字,分为206韵。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卷之内,把同韵的字收在一起,选第一个字为韵目。如:
东董送屋     冬  宋沃      锺肿用烛等。
    每个韵目之下,韵母都相同,但声母不一定相同,又根据声母分出“小韵”,也就是同音字,广韵共有3890个小韵。
2、《广韵》的韵母
    《广韵》共有206韵。有的一韵是一个韵母,有的一韵包含几个韵母,故而清人通过系联,认为广韵的韵母共有311类。
《广韵》规定了韵之间的互相通用和独用。如:
东,独用。
支,脂之同用。
到了宋淳佑十二年,平水人刘渊把206韵并成107韵,叫《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后人又减去一韵,为106韵,一般叫平水韵,或诗韵。
广韵韵目四声相承关系表
上平上去入 下平上去入
1東1董1送1屋1先27銑32霰16屑
2冬 2宋2沃2仙28獮33線17薛
3鍾2腫3用3燭3蕭29篠34嘯
4江3講4絳4覺4宵30小35笑
5支4紙5寘 5肴31巧36效
6脂5旨6至 6豪32晧37號
7之6止7志 7歌33哿38箇
8微7尾8未 8戈34果39過
9魚8語9御 9麻35馬40禡
10虞9麌10遇 10陽36養41漾18藥
11模10姥11暮 11唐37蕩42宕19鐸
12齊11薺12霽 12庚38梗43映20陌
  13祭 13耕39耿44諍21麥
  14泰 14清40靜45勁22昔
13佳12蟹15卦 15青41迥46徑23錫
14皆13駭16怪 16蒸42拯47證24職
  17夬 17登43等48嶝25德
15灰14賄18隊 18尤44有49宥
16咍15海19代 19侯45厚50候
  20廢 20幽46黝51幼
17真16軫21震5質21侵47寢52沁26緝
18諄17準22稕6術22覃48感53勘27合
19臻  7櫛23談49敢54鬫28盍
20文18吻23問8物24鹽50琰55豔29葉
21欣19隱24焮9迄25添51忝56?30帖
22元20阮25願10月26咸53豏58陷31洽
23魂21混26慁11沒27銜54檻59鑑32狎
24痕22很27恨 28嚴52儼57釅33業
25寒23旱28翰12曷29凡55梵60范34乏
26桓24緩29換13末
27刪25潸30諫14黠
28山26產31襉15鎋
3、《广韵》的声母
    《广韵》的声母是人们根据反切上字推求出来的,结论各不相同。如:清代陈澧为四十类,黄侃为四十一类,高本汉为四十七类,周祖谟为五十一类。
中古聲類五音清濁表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次清全濁
唇音重唇幫滂並明
輕唇非敷奉微
舌音舌頭端透定泥
舌上知徹澄娘
牙音見溪群疑
齒音齒頭精清從 心邪
正齒近齒莊初床 疏
近舌照穿神 審禪
喉音影 喻為曉匣
舌齒音  來日
《广韵》反切上字表
聲類反切上字
幫邊布補伯百北博巴卑并鄙必彼兵筆陂畀逋比
滂滂普匹譬披丕
並蒲步裴薄白傍部平皮便毗弼婢
明莫慕模謨摸母明彌眉綿靡美
非方封分府甫
敷敷孚妃撫芳峰拂
奉房防縛附符苻扶馮浮父
微巫無亡武文望
端多德得丁都當冬
透他託土吐通天台湯
定徒同特度杜唐堂田陀地
泥奴乃諾內嬭那
知知張豬徵中追陟卓竹
徹抽癡楮褚丑恥敕
澄除場池治持遲佇柱丈直宅
娘尼拏女
見居九俱舉規吉紀几古公過各格兼姑佳詭
溪康枯牽空謙口楷客恪苦去丘墟袪詰窺羌欽傾起綺豈區驅
群渠強求巨具臼衢其奇暨
疑疑魚牛語宜擬危玉五俄吾研遇虞愚
影於央憶伊衣依憂一乙握謁紆挹烏哀安煙鷖愛
曉呼荒虎馨火海呵香朽羲休況許興喜虛
匣胡乎侯戶下黃何
喻余餘予夷以羊弋翼與營移悅
為于羽雨雲云王韋永有薳榮為洧筠
精將子資即則借茲醉姊遵祖臧作
清倉蒼親遷取七青采醋麤千麁此雌
從才徂在前藏昨酢疾秦匠慈自情漸
心蘇素速桑相悉思司斯私雖辛息須胥先寫
邪徐祥詳辭辞旬寺夕隨
莊莊爭阻鄒簪側仄
初初楚創瘡測叉廁芻
牀牀鋤鉏豺崱士仕崇查雛俟助
疏疏疎山沙砂生色數所史双
照之止章征諸煮支職正止占脂蒸
穿昌尺赤充處叱春齒
神神乘食實示
審書舒傷商施失矢試式識賞詩釋始申
禪時殊嘗常蜀市植殖寔署臣是氏視成
來來盧賴洛落勒力林呂良離里郎魯練
日如汝儒人而仍兒耳
王力《广韵》声母表(三十五個)

4、《广韵》的声调
中古声调有四个:平、上、去、入,实际调值已不可考,前人略有描述: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
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
二、上古音说略
(一)上古声母  
上古声母的研究是从清代开始的。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形声字的声符,另外还有古代各种注音、异文、通假、声训以及现代方音等,现代学者还利用汉藏语系各族语言的比较研究来考证上古的声母。分析、归纳这些材料,再根据三十六字母及《切韵》音系上推,是研究上古声母的一般方法。清至现代,上古声母的研究不断有新发现,其间得出的重要学说有:
1、古无轻唇音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其《十驾斋养心录》卷五中考证出: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在上古是归在相应的重唇音“帮、滂、並、明”里头的。也就是说,上古没有轻唇音,它们是唐宋时期才从重唇音里分化出来的。
这一结论,从前述各种材料中都能找到证据。如:“辈”、“排”等字以“非”得声;“葡匐”又作“扶服”;“鄙”注“方美切”。现代吴方言、粤方言、客家话等,都不同程度地保留有重唇痕迹,特别是厦门话,至今还没有轻唇音。这些现象,都说明钱氏的结论是可信的。
2、古无舌上音
这也是钱大昕的发现,见《十驾斋养心录》卷五。他考证出:三十六字母中的舌上音“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是归在相应的舌头音“端、透、定”当中的。也就是说,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 、澄”三母,它们是中古时期才从舌头音“端、透、定”分化而来的。
这一结论也得到普遍的承认。例证如:“澄”、“橙”等字从“登”得声;《说文》:“田,陈也”;“贮”注“丁吕切”;闽粤等许多方言现代仍读舌上为舌头。
3、娘日归泥
近人章炳麟在其所著《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中提出: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母和“日”母,上古都属于“泥”母。
从形声字看,“涅”(属泥母)、“  黍  (见《黄侃论学杂著•音略》)  :照系二等的字,即中古正齿音“庄、初、崇、生”四母,在上古都是归在齿头音“精、清、从、心”四母当中的。例如:“梢”、“捎”、“稍”是审母二等字,而“消”、“逍”、“霄”却属心母;“省”注“所景切”,又注“息并切”。但“照二”与“精”后来分化的理由同样不能很好地解释,所以现在也只能肯定它们在上古相近。
4、喻三归匣
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含有三等和四等两类字。近人曾运乾在其所著《喻母古读考》一文中考得:“喻”母三等字在上古是归在“匣”母当中的,后来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例如:“云”、“域”、“烨”等字都是喻母三等字,而“魂”、“或”、“花”等字都是匣母字;古读“营”如“还”,读“于”为“乎”。这一结论今已得到较普遍的承认。
音韵学家研究上古声母,一般是依据上古语音材料,在三十六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并和分化的工作。各家依据的材料不同,采取的具体方法各异,便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章炳麟定为五类二十一纽。黄侃定为十九纽。王力《汉语史稿》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上古三十二声母系统。
王力先秦声母表(三十三个)



(二)上古韵部  
推求上古韵部,主要依据先秦韵文和谐声偏旁。《诗经》是先秦最有代表性的韵文,它的押韵很整齐,而能够互相押韵的字,其韵母必然相同或相近。例如:“东门之?,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陈风•东门之》)在这章诗里,“栩”、“下”押韵,属同一韵部。那么在其他篇章里,凡与“栩”、下”押韵的字,也必然同属一个韵部。依此类推,辗转递进,一直到把可以串连在一起的字全部串连起来,便构成当时的一个韵部;用同样的办法,把许多能串连在一起的韵部全部找出,就可推求出当时总共有多少个韵部了。前人称之为“绳贯丝牵法”,也就是系联法。
对那些不曾用作韵脚的字,就要利用《说文》的谐声偏旁。谐声偏旁即形声字的声符。既然某些字使用同一个声符,那么在造字时代,这些字的读音必然相同或相近。依此方法,对按韵脚字归纳的韵部便可推而广之了。例如,我们知道“羽”属鱼部,那么从“羽”得声的“栩”、“诩”也属鱼部。同样,如果押韵的字是形声字,还可再加分析,找出声符。如“怙”属鱼部,“怙”从“古”得声,那么凡从“古”得声的字也属鱼部。这样,鱼部的字就比较完备了。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根据押韵和谐声,就可以把先秦出现的字全都归韵了。
由于《诗经》的韵例灵活复杂,谐声的面又相当广,且谐声与《诗经》也存在着时代上的距离,所以上古音的归韵也不是简单可以定夺的。明末陈第揭开了科学研究古韵的序幕,但他未做分部工作。清初顾炎武才正式开始给古韵分部。他用离析《唐韵》的方法,分古韵为十部,成为古韵分部研究的奠基者。此后江永分古韵为十三部。段玉裁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理论,又在江氏基础上分古韵为十七部。孔广森继段氏而得古韵十八部,并确立了阴阳对转理论。戴震第一个用阴阳入三分法对古韵进行分部,分出九类二十五部。?继清代学者之后,近人章炳麟依阴阳二分法立古韵二十三部。黄侃依三分法分古韵为二十八部。王力又在黄氏基础上考得古韵三十部。目前,虽然在古韵分部上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更妥当的处理,一些字的归部也仍存在分歧,但三百多年来,古韵的分部越来越精细严密,理论也越来越科学。可以说,上古韵部系统已经基本上弄清楚了。这是众多学者辛勤研究的结果。
下面介绍一下王力所分的古韵十一类三十部:
上古十一韵类三十韵部表
陰聲入聲陽聲
之職蒸
幽覺冬
宵藥
侯屋東
魚鐸陽
支錫耕
歌月元
脂質真
微物文
緝侵
葉談
   此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三大直行按韵尾情况排列,从左至右依次是阴声韵、入声韵和阳声韵。同时,无韵尾的阴声韵部,所对应的入声韵都是以〔k〕收尾的,所对应的阳声韵则都是以〔ng〕收尾的;韵尾是〔i〕的阴声韵部,所对应的入声韵都是以〔t〕收尾的,所对应的阳声韵都是以〔n〕收尾的;以〔m〕为韵尾的阳声韵部,所对应的入声韵都是以〔p〕收尾的。此外,同一类(即表中同一横行)的韵部,主要元音都相同。这对我们了解上古韵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利的。
对转、旁转
上古相近的韵可以互相转化。常见的转化有对转和旁转。
对转的理论首先是由戴震提出的,后由戴震的学生孔广森加以确立,再后来章炳麟又发展了它。
所谓“对转”,指上古韵同一类中的阴声、入声、阳声可以互相转化。如入声、阳声丢掉辅音韵尾变成阴声,阴声获得鼻韵尾而变为阳声等。这一语音转化的现象,音韵学上叫做“阴阳对转”或“阴阳入对转”,简称“对转”。对转的语音条件在于韵腹(主要元音)必须相同。例如上面三十部表第九类:歌〔ai〕、月〔at〕、元〔an〕,主要元音相同,仅韵尾不同,故语音相近,在《诗经》里才有押韵的可能。如:
《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难”本属阳声元部,却与阴声歌部的“阿”、“何”押韵,这只有用对转的理论才能加以解释。
在训诂学、文字学上,对转理论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汉字的谐声系统常常表现出对转关系,如“诗”、“特”、“等”皆从“寺”得声,而“诗”为之部,“特”为职部,“等”为蒸部。
?  所谓“旁转”指上古三十部表中纵行相邻的韵部之间,阴声与阴声、入声与入声、阳声与阳声内部可以相互转化。旁转的语音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如:
《诗经•豳风•七月》:“四月莠葽,五月鸣蜩。”
“蜩”本属幽部,却与宵部的“葽”字相押,这也只有用旁转的理论才能讲得通。汉字的谐声系统也常常表现出旁转关系,如“牡”从“土”得声,“牡”属侯部,而“土”属鱼部。
想知道某字属上古哪一部,可查检唐作藩的《上古音手册》或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
(三)上古声调?  
考证上古声调,主要也是根据《诗经》的押韵,因为诗人用韵一般总是注意同声调的字相押,以求谐和。
多数学者认为上古音有声调,但上古声调究竟有几类,历来说法不一。顾炎武认为古代虽有四声,但每字声调并不固定,可随语境而变调。这实际上等于否认了声调的区别。段玉裁认为《诗经》时代只有平、上、入三声而无去声。孔广森则认为古有平、上、去而无入声。江有诰初认为“古无四声”,后改为古有四声,但古四声与后来的四声不同。
继清代学者之后,黄侃认为上古声调只有平、入两类。王国维则认为上古有五声。王力认为上古有两大类四小类声调,即先分平、入两大类,然后再分平为长平和短平,分入为长入和短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韵、诗词格律(转)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