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9-5 16:03 清蓉
看电影I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蓉在 2004/09/05 04:07pm 第 1 次编辑]

翻出一些压箱底的东西,没在这儿发过,现在边翻边改边写。

[align=center][b]教父The God Father[/align][/b]
影片长达三个小时,有太多的打打杀杀,而每个片中的人物却都像如画的风景般在我眼前闪动,善与恶的瞬息变化中中似乎散发出了沁人心脾的芳香。
黑帮电影中的人物往往失去了正义与邪恶的含义。一个江湖中教父的形象该如何定义呢?我们没有看到阴冷的魔鬼,而是一个慈祥的父亲。没有暴虐,没有愤怒,只有宽容与镇定。虽然他们杀了很多人,虽然他们是令人惊怖的,但就是对着这样的人你恨不起来。那种从容的表情是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做人做到了极致足以让你记住一辈子。
再说说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年轻教父第一次刺杀。在厕所中找枪时所表现出的慌张,开枪之前眼中的彷徨,伴随着逼近的火车的轰鸣,一个心里转变发生了,一个新的教父站起来了。
意大利黑帮家族式的管理也许可以和现在的大多数企业做个类比,管理方式也同出一辙,经营帮派就像经营公司一样,这里自然与文明的对立似乎已不存在。帮派之间的争斗也让人联想到现在的商业竞争,一样是残酷的,区别只在是否合法,而法律同样是由人制定出来的,它想要说明的只是权力与罪恶的关系。
片中大量的笔墨在着力刻划青年教父的成长历程。老教父的每个遭遇使他警醒,他无法摆脱自己的家族,家族也离不开他,他需要为家族奉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为什么?为了生存,仅仅是为了生存。意大利人在美国,他们需要一个有别于美国的自己的世界,于是他们就创造这样一个世界来挑战主流社会,常常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从地球上出现生命开始生存就是一切争端的起源,我们真的有权力像个造物主一样去评判人追求生存的方式么?
也许每个在异乡的人都会试图寻觅一片不同的天空,各式各样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形成一种如大自然般的力量,只徒然成了一段段寓言。我们同情他们,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一些好恶。


[align=center][b]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align][/b]
这部电影的思想内容不用再多说了,那份凝重与思考可以让人窒息:德国兵在悠闲地听着巴赫,“六个世纪形成了犹太人的科拉科,到今天晚上,六个世纪的历史成为谣言,它们从未发生过,今天才是历史。”
说一下这部片子的电影语言,这也是它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影片的开篇,在一个火车站的登记处,镜头前只有一张桌子、一瓶墨水、一支钢笔,四周一片寂静,一队人向这里走来,一个登记员坐下仰起头喊了一声“姓名”之后,寂静立刻就被打破了,镜头猛然切换到拥挤着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群上,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报着自己的姓名。这组镜头给人的视觉和听觉以极大的冲击力,让在没有思想准备的仓促中走进了那个不安的年代。
斯皮尔伯格选择用黑与白来讲述故事,使许多血腥的画面看起来有些单调,但它在人的心理上所造成的恐惧一点也没有隐藏。黑与白色彩的平板与德国人血腥屠戮时的轻易配合得恰到好处,而两者又同时崩溃着人的心理防线。还有那个小女孩,影片中唯一的一抹红色。第一次她出现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中,当她再次出现时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片中的辛德勒是触目惊心的,旁观的我也被这红色刺痛眼睛,犹太人圣咏的歌声响起涤荡着所有人的灵魂,然后运尸车推走了这唯一的色彩。
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屏幕上骤然大放光明一片绚烂。再一次感到刺眼,只不过那是压抑被解除以后的惊喜,所有的危险都过去了,长眠在耶路撒冷的辛德勒告诉我们财富也可以买到永恒,忍不住鼓掌。犹太人,这个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漂泊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里总是苦难多于欢乐,然而他们的脚步是坚定的,他们知道耶和华永远与他们同在,听从他的声音犹太人终能重返家园。斯皮尔伯格毕竟是犹太人,在影片的结尾能强烈感受到他的希望,并为之深深感动。

to be continued

2004-9-5 19:00 如月之秋
看电影I

都看过,前一部的小说还看过好几遍。。可惜只当看热闹了。。期待下集。。

2004-9-6 13:08 清蓉
看电影I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蓉在 2004/09/06 01:39pm 第 1 次编辑]

[align=center][b]阿甘正传Forrest Gump[/align][/b]
导演罗勃特泽米斯基把阿甘塑造成一个低智商的角色,并且为其编排了一连串可笑的情节,可能他就是要先满足观众们的自我优越感,或争先恐后地对银幕上的阿甘表示同情,或发出善意的嘲笑。有谁注意到了泽米斯基正躲在屏幕背后狡黠地笑着,他的主人公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正常人很难做到的事,实践着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境界。
简单,就是阿甘的人生哲学(这“人生哲学”是我加上去的,阿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的大学学士帽是从橄榄球场上“跑”出来的),你可以一眼就把他从人群中认出来。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复杂中,每一件事都需要你三思而后行,甚至是感情也有一把度量的尺悬在空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复杂比简单要高一级,“头脑简单”的人是做不好事的,却从没有试过把一切简单化,也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看得更清楚。阿甘很简单,只要他想到要做的事,他就去做,用不着找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打橄榄球、打乒乓球、参军打仗、买船捕虾,他还做得头头是道。当他想跑步横贯美国就跑了,一跑就是几年,只是因为“我想跑!”跑累了,他想回家,结果他回家了。阿甘轻车简从,抖落了无数自以为比他聪明的人常有的负重。当他在珍妮墓前喃喃自语倾诉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简单和自然的幸福。“Jenny, I am not a smart man, but I know what is love.”扪心自问吧,多少聪明人敢说这样的话。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们苦苦追求的东西,一个智商75的人不费一点力气就做到了,对现代人的讽刺遍布影片的每个场景。阿甘还常常出现在一系列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中,让你一次次地与历史重逢,在有点荒诞的情节里看到那些差不多快要消失了的人类最本真的精神。这里倒不妨复杂得想一下,阿甘和我们,谁活得比较聪明。“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羽毛轻盈地漂向天空,熟悉的California Dream的音乐声中阿甘在叙述他自己的故事,不管别人是不是在听或有没有听明白,他单纯却执着地相信他认为美好的东西:
Jenny——I wish I could have been there with you.
Gump ——Your were.
(to be continued )

2004-9-6 15:44 梦烟霏
看电影I

三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阿甘正传》汤姆,汉克斯。那一段精彩的跑动,跑出了美国一段现代史。。还有坐在长椅上看着叶子飘落,去向自己诉说自己的经历。汉克思后来就越来越火,我也就更加的喜欢这个人了。
《教父》拍了三部,善恶都是在边缘徘徊,起后了许多此类电影的模式,也造就了永恒的马龙,白兰度。
《辛德勒的名单》只看了一次,不是很喜欢那种基调。更不喜欢那一段历史。不过导演的名字却是世界电影的辉煌。
欧美的电影,我喜欢如《勇敢的心》《爱国者》这样的片子。或者《终极镖靶》《风语者》这样的。。:)

2004-9-6 20:11 如月之秋
看电影I

恩,历史不过是阿甘的配角,这个安排很有味道。。

2004-9-7 10:59 清蓉
看电影I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蓉在 2004/09/07 11:27am 第 1 次编辑]

[align=center][b]低俗小说Pulp Fiction[/align][/b]
看低俗小说的动机完全是因为好奇,那时候这部电影几乎成了小资和雅皮们的必修课和酒后谈资,成了时尚艺术家手里的扑克牌。看过以后才知道它并不合我的口味,但那种叙事方式很新鲜,当然还有昆汀想告诉人们的一些话。
这部影片看了两遍,不是为了重温,而是因为第一遍没有思想准备,看了一会儿出去拿东西吃,结果回来时就什么也看不懂了,接下去我想努力看懂它,但是直至结束也只能看到镜头在那里晃来晃去,这便是昆汀说话的方式。看第二遍,觉得正是这种非线性的时间流程给了最后的场景一个激烈的表白机会,之前整个过程中隐含的对比才显现出来。比如你把一张纸撕碎然后再重新拼起来,给你第一视觉印象的就是拼接处的细纹,接着你发现那些碎了的纸片已经不可能还原,拼出来的是另一个不规则的形状。昆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所以对于尚未看过影片的人复述故事情节是没有意义的。
昆汀偏爱用暴力来自说自话,而且似乎永无止尽,也是这部影片让我对暴力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认识。画面切割处“to be or not to be”的选择此消彼长、循环往复,时间和空间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如我前面提到的这部影片并不是要告诉你一个故事,一场场交易中无处不在的生与死放在你面前,你去选吧。选择生固然不易,选择死同样可贵(to be or not to be此处译成“生与死”不是很确切)。而这一切都在细节的暴力中体现、圆满。
相信昆汀想要说的更多,有许多东西自己还只得一个很模糊的感觉并未看懂。有一段台词当时听了不觉动容,很能说明昆汀的一些意图:I am just gonna walk the earth, walk from place to place, meet people, get in adventures. Till God puts me where He wants me to be. If it takes forever, then I’ll walk forever.

(to be continued)

2004-9-8 22:03 清蓉
看电影I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蓉在 2004/09/08 10:04pm 第 1 次编辑]

[align=center][b]芳芳Fanfan[/align][/b]
影片一开始还是很轻松的,刚和女友分手的亚历在海滨邂逅芳芳,然后互相吸引,以为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再加点法国式的浪漫气息,很显然编导们不想讲这样一个故事。
亚历和女友的分手让他再一次陷入了童年对母亲的回忆、对爱情的恐惧中,他不敢接受爱情,于是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精神恋爱的规矩,并且身体力行。他带着芳芳偷入富翁家共享烛光晚餐、去朋友的摄影棚扮演追求爱情的白马王子,但是他始终在幻想中追求,既是幻想就不可能变成现实,所以不必担心会失去什么。可是这种刻意的压抑和挣扎是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分明看见了芳芳的不解和惶惑。亚历追赶着远去的公车,等到车停下来他却止步了,此刻的犹豫使他呆呆地立着,他自以为是的爱情,其实还是不敢去爱。“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人总是这样患得患失,渐渐褪去了梦想也熨平了厌烦的心绪,然后我们就说这个人很沧桑,这个人也自以为已把风景看透,可到底还是像年轻时一样急急地逃开最在乎的东西。
亚历只能在自己和芳芳之间铸起那面玻璃墙,当然于他那是玻璃,于她那是一面镜子。他可以看见她的一举一动,她却懵然不知,如同我们的生活,两个人不可能同时认清对方。看到这里不免觉得亚历有些变态心理,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爱她,或者彻底的痴迷免不了陷入冥想中。亚历的眼前是真实的芳芳,而观众看到的只是亚历对着空气自言自语罢了。
幸好,幸好编导本来就不想把影片拍成悲剧,其实在结局出来以前我一直都以为这部片子是故意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讲一个悲剧,虽说悲剧常常更能产生震撼,但对于爱情故事私心里还是喜欢大团圆的,因为它在现实中的难能可贵。芳芳用榔头砸碎了那面玻璃墙,他们终于能真诚坦然地面对面,但不知道是否也砸开了人们心里的那面墙,哪怕只是一个缺口。而往往,当你省起时都已经太迟。

(to be continued)

2004-9-9 06:22 刘唐
看电影I

对于我这样的影盲,上面的居然还看过那么几部,真不容易。
我也喜欢阿甘正传,虽然就看过一遍,但印象挺深,觉着挺神的

2004-9-10 15:02 清蓉
看电影I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蓉在 2004/09/10 03:03pm 第 1 次编辑]

[align=center][b]勇敢的心Brave Heart[/align][/b]
对于这样一部非常非常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一时不知从何处下笔。很多人说它是一部史诗,以13、14世纪英格兰宫廷斗争为背景、以苏格兰反抗英格兰的战争为核心,加上恢宏的气势、悲壮的血泪传奇,构成史诗电影的元素差不多都齐了。就我自己的观感来说,影片感动我的绝不仅仅是这些,它贯穿着吉布森对英雄、对理想、对死亡、对永生的一些解读,这也是勇敢的心区别于中国爱国主义影片的地方。
华莱士的父亲虽然也曾领导过一次小小的战役,但他并不是为了自由的信念,只是出于对君主国家的忠诚,华莱士就是这样一个平民出身的孩子。后来父亲和兄长死了,他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孩子。等到他学成归国,面对异国统治的蹂躏,他也只想做一个普通的人,和爱人一起继续游离于现实之外。当莫伦也死了,华莱士曾有过的侥幸的念头也不得不随之结束了,他知道不能再自欺欺人。但是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华莱士在最初的起义中还曾劝前来投奔的人回去,人在不断地被动中会形成一种惯性直至彻底转化为主动,然后开始思考自己要做的事。
在苏格兰贵族的军队将要退却时,华莱士的一段演说非常煽情:“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Alba gu bra!”有人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而战,有人为毕生的信念而战。
挚友的背叛、义军的重创,好来坞电影意料中的桥段,想说说后面华莱士单枪匹马解决一个个叛国贼和孤身赴约的情节。游侠生活虽很快意毕竟无法解决现世的问题,义军和贵族各自为战终不能挽救苏格兰,于是华莱士去谈判了。忽然想到了郭靖——中国武侠精神的典范人物,这两个人是有些相像的,为了让更多的生命享受和平与自由,总有人要流血,而如果有可能那就流一个人的血吧。至此,华莱士的英雄形象已经基本树立起来了,接下来英雄被捕、宁死不屈、壮烈牺牲,这是中国式的英雄,吉布森显然并不满意这样的英雄。
王子妃给华莱士拿来了麻醉药,这样他可以在凌迟时不用那么痛苦地死去,可是他拒绝了。是的,英雄人物就该是这样坚强的,江姐就说过你那个是竹子做的,我这个是钢铁铸就的(大意)。可是当一个人独处时,华莱士却在囚房里祷告,请求上帝赐予力量让他从容赴死,因为他非常害怕!他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能抵受酷刑。被缚上绞刑架,他没有吭声;被架上刑床行刑,他仍然没有呻吟出声。煽情再次达到高潮,围观人群中“Mercy”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战友们也在请求他哪怕只是叫一声也好。行刑官怂恿着,然后他等待着华莱士那声“Mercy”并且似乎十拿九稳。在屏幕内外的寂静中,华莱士倾尽全力喊出了一个字,这时一个英雄诞生了。曾经在天涯看到一个帖子,让你说一句动人的台词,在长长的一千多篇回帖里,这个字是出现最多的。
从容赴义不是每一个人能做到的,所以做到的人就是英雄;而敢于在一切考验中挑战自己的软弱又不是每一个英雄能做到的。华莱士放弃了麻醉药同时他得到了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勇敢的心,就是当这个机会来到时不惮于抓住它,并且始终不背叛自己的信仰。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
不想深究七百年前的原型是什么样子,也不想苛责这样一个高大全形象的真实性,理想化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总有人想接近崇高,比如吉布森,比如斯皮尔伯格。
(to be continued)

2004-9-10 15:36 城南僧
看电影I

Did you see the new Mel Gibson film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Christ died not with bravity, but mercy. He forgave everybody brought him misery and death, including the excutioner.

2004-9-10 20:49 清蓉
看电影I

城南说的是The Passion吧,看过没写过。
在我看来耶稣比上帝伟大,因为在他之前上帝不懂得如何去爱人。所以耶稣是神华莱士是人。千百年来灾难依然存在,爱也依然存在,这部片子基本上写不出什么了,圣经是它的剧本。
真想每个人都去认真读读圣经,从旧约到新约,看看人类是怎样进步的。也许有那么一天可以跨出消解宿怨的第一步。

2004-9-14 22:57 梦烟霏
看电影I

《勇敢的心》是我最喜欢一部电影,梅尔,吉布森也是我最喜欢的演员。电影里他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气,有良心,也有恐惧,疼痛与情感的人。之后的他的电影我是一部也没有落下的,从《轰天炮》到现在的〈蒙难记〉。。:)

2004-9-15 21:05 清蓉
看电影I

原来还有这个译名,“蒙难记”比那个“激情”好多了。吉布森胆子蛮大的,用起了拉丁语和阿拉姆语。
提醒一下烟霏,The Passion和圣经在情节上是有出入的。
下一篇不知道什么时候弄好了。。。。

2004-9-22 14:28 梦烟霏
看电影I

我知道哪个是有出入的。。:)也因为这个他没少挨骂。。

2005-12-25 14:48 清蓉
看电影I

老师居然布置写耶稣蒙难记的作业,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DD。
[align=center][b]信仰的寓言[/b][/align]
[align=center]——《耶稣蒙难记》观后[/align]
有人说,信仰不是一种需要证明的东西,如果你相信它它就存在,反之,它就不存在。显然Mel Gibson并不属于这一派。在这部构思10年并耗资2500万美元影片的筹备伊始,Gibson就妄图极端逼真地再现耶稣受难的整个过程,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和犹太人使用的阿拉姆语无疑是其逼真程度最好的例证。而据考证,当时通用的语言是希腊语和希伯莱语,无论这是个历史的真实抑或用心良苦的错误,Gibson便是想告诉世人这个一段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使你在看完影片时不得不相信他的固执。
翻开《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22章,耶稣与他的门徒正进行着晚餐。在影片一开始,耶稣已经在餐桌上对他的门徒们作出最后的叮嘱,气氛依然不觉得如何紧张,只是混杂着一些莫名的气息,而这些气息并不是耶稣带来的,只是Gibson给人的暗示,因为彼时别人并不知道这是“最后”一刻,而“最后”对于耶稣而言没有意义。接着,耶稣和3个门徒与带领罗马士兵捉拿耶稣的犹大在树林里相遇,犹大以背叛人类的亲吻出卖了耶稣。这是全片的一个分隔点,因为在此之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观众要开始观赏一部绝对的暴力动作片。但如果说《耶稣蒙难记》仅仅是一部没有情节的暴力片,那就大大忽略了影片来自于圣经的写实阐述,不啻是一种双重标准,除非你完全排斥暴力电影。生活中的暴力是可怕的,但在艺术中它是一种元素,某些时候甚至是一种艺术美,它不是为了暴力而暴力,而是以极度的暴力来反衬一种信念。《耶稣蒙难记》里的耶稣并不像有些主旋律影片那样,圣子的头上顶着光环,Gibson的耶稣是一个人,他的光彩来自于暴力下的信仰本身。当你面对血淋淋的场景而感到惊心时已分不清到底是出于对血腥本身的恐惧还是被那眩目的光彩所震撼。“父亲,饶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微弱却掷地有声。
其实,影片的暴力也并不能算新浪潮式的写实,因为整部影片的风格是写意的,这方面迵异于手扛摄影机拍的场面宏大的战争戏,而有一种类似《教父》的歌剧色彩。摄影和置景都用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逼真苛刻的效果,一种卡拉瓦乔式的巴洛克风格,有助于人的情绪得到升华。这已不仅仅是几个施虐狂士兵和压制民间叛逆意欲铲除异己的既得利益者共同杀害一个自称为“犹太人的王”的人,而是非人性对人性的摧残,令人想起二战大屠杀和文革。
任何宗教任何信仰都有模棱两可的地方,都会产生多种理解,尤其是当有人故意断章取义或者走极端的话,再美好的东西都可能朝着与其初衷相反的方向延展。在影片公映前一年,就有人提出Gibson的这部作品有反犹太人的嫌疑。《纽约客》杂志的影评人大卫·丹比写道:“这是历史上最残忍的影片之一,是令人作呕的死亡之旅,一种可怕而暗无天日的,关于背叛、挫败、血和苦痛的过程……在两个小时内,我们看到一个英俊、伟岸、经常是半裸的年轻男人慢慢被折磨死……基督关于爱的讯息转变成了仇恨。”大卫所提到的这个仇恨,来自于Gibson对犹太法利塞教众近乎狠毒的刻画,他强迫人们不得不相信,是犹太人杀死了耶稣。譬如一个从雪山顶上滚下的雪球,同时拥有最强的吸引力与最大的危险。当它独自从山顶开始越滚越大,用最具冲击力的视听效果直接命中目标,用耶稣最后12个小时里经历的种种残酷待遇惨烈而直白地渲染一种忏悔的气氛。而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哪怕只是些微的震动都会引起雪崩砸向观众,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可以这样说,对爱和宽恕的着意反衬使得Gibson认为只要关注于受难过程,将其表现得越残酷就越能显示宽恕的伟大,与此同时他忽略了原教旨主义的危险。因为并不是每个观众都会记起那个宽恕的结局,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同等程度的宽恕,那么这些血腥暴力的画面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危险,虽然最后Gibson增加了一些展现犹太人善良一面的情节。有一个细节令人深思:因公映前的抗议,Gibson决定删除一句台词,那是犹太百姓看到耶稣被鞭打时的自我谴责:“众百姓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这句话源于《马太福音》第27章,据说是煽动仇恨犹太人的一大依据,在那个特定场合引用这句话无可厚非,但权衡利弊,Gibson还是作出了更为理性的决定。
扮演耶稣母亲玛利亚的罗马尼亚犹太女演员米娅摩根斯坦和Gibson持同样的观点,她在接受《世界报》专访时表示:今日人类仍不断杀害正义,这部讲述耶稣时代的影片,同时传达了当今社会的讯息,其意义适用于每个人,包括基督徒、犹太人、伊斯兰教徒、或吉普赛人及无信仰的人们。在影片中,玛利亚面对受尽折磨的儿子,不断在问一个问题:“孩子,什么时候、在哪里、你怎么选择了为所有人偿还罪孽这样一条路。” 在1989年马丁·西科塞斯《基督最后的诱惑》的耶稣受难版本中,其实已经试图相对理性地解释这个问题了,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前,质问过上帝:“我从未要求你挑选我,一向都是你在说。你为摩西分开了红海,你救了诺亚,你让依莱吉上天堂,并慈悲待他,现在你却要我去钉十字架。我不了解,我一定得死吗?还有任何别的方法吗?你提供一杯我不要喝的东西。”于是,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受到了化作天使的魔鬼的诱惑,去过一个凡人的幸福生活。这边,罗马在屠城;那边,耶稣在老去。当耶稣临终,才幡然醒悟,求上帝让他重回十字架,为人类赎罪,替人类死去。与Gibson相比西科塞斯的耶稣可以说是懦弱和犹豫的,Gibson的耶稣是一个不凡的人,而西科塞斯的耶稣是一个普通人;Gibson的耶稣让人震撼,西科塞斯的耶稣让人感动。信仰本就存在于人之初,一搀入人类理性思维的加工就不纯粹了。
对于耶稣殉难有一种源于基督教信徒的诠释:害死耶稣不能怪罪某几个人,所有的人都是有罪的,因为耶稣是为所有人而死的。如果这也是一种假设,那《耶稣蒙难记》无疑是对这种假设的求证。当带着铁钩的鞭子第一次打在耶稣背上时,我们忍不住会想到去躲闪,仿佛被打的是我们自己。即使未必一定有身体上躲闪的动作而只是意识层面的轻微反应,也已表明了我们的立场,我们自己已成了Gibson推理过程中的又一个必要条件。相信自己无意识的举动,然后相信人性的真实,进而唤醒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信仰。用儒家的观点来说,所谓为善去恶,便是为其所固有、去其所本无,宗教的意义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启示作用。
二○○五年十二月

[b]附记[/b]
去年已经看过这部影片,曾和朋友作过讨论,却未能如以往留下些只字片言,因为觉得圣经就是它的剧本,对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很难下笔去评论什么,对影片本身如此,对先知尔萨(耶稣)的受难亦如此。草此文过程中尽力使文章的观点以客观角度出之,朋友的观点私以为恰切者亦采之,草就从头再读仍觉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前后行文不免矛盾之处。伊斯兰教之教义与基督教本不同,幸于爱恕之道则一,这一点上倒未感觉太难写。其实凡世界性的宗教于此道可谓万流朝海,所以然者宗教本为解人之惑,它必然要为人寻到通向终极归宿之正途。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同源毋用多言,即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其隐恶扬善之意亦与三教相类。千百年来灾难依然存在,爱也依然存在,宗教并非教条的戒律,而是开启人类本智的锁匙,也许有一天人们可以跨出消解宿怨的第一步。
乙酉仲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电影I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